江苏建筑工程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师有何具体要求?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审计师而言,具有极高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经济利益独立
审计师应当与被审计单位保持经济利益上的独立,不得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联系。具体来说,审计师不得在被审计单位中拥有任何形式的投资、贷款、借款或担保等经济利益,也不得从被审计单位获取除审计费用以外的任何经济利益。这有助于防止审计师因经济利益而偏袒被审计单位,损害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职业关系独立
审计师应当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关键岗位人员保持适当的职业距离,避免产生可能影响审计判断的关系。例如,审计师不得是被审计单位最近几年的员工,也不应与被审计单位领导有直系亲属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关系。这有助于防止审计师因个人情感或偏见而影响审计判断,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精神与实质独立
精神上的独立: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保持独立的姿态,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出发,自由地、客观地收集审计证据,并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谨慎地、合理地对审计证据进行评价。审计师应坚守职业道德,不屈从于来自任何方面的压力,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实质上的独立:审计师应具有独立的身份,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经济联系和有损于独立性的其他联系。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一种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
四、遵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审计师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审计师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应始终保持职业操守,维护公共利益,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诚信性。
五、保持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具体措施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审计准则:审计师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审计准则,明确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独立性。
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师应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审计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独立性。
持续学习与提高专业技能:审计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和业务需求。这有助于增强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更好地保障审计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