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工程审计具体应如何实施?
全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过程,它要求审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从项目前期就开始介入,直至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审计监督。以下是全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体实施的关键步骤:
一、项目前期阶段审计
审核工程招标文件:
参与工程量清单的核对和工程招投标监督工作,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提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防止漏缺项。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跟踪审计的范围、职责与要求。
审查工程施工合同:
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包括合同内容和文本格式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工程招标文件的精神。
分析合同中的疏漏问题,判断其对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审查项目法人内控制度建立情况:
审查法人是否建立健全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等。
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法使用。
二、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审计
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落实情况评审:
评估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隐蔽工程现场核查:
参与隐蔽工程的现场核查,检查其真实性、准确性,核实实物工程量。
设计变更审查:
审查设计变更价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分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
对必要的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
合同履行审查:
监督合同是否按规定的条款执行,有无更改合同的行为。
审查合同价款的变更或增减费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合法性。
工程索赔审查:
审查工程索赔是否有合同依据,是否提供原始资料,索赔手续是否完备。
审查索赔内容是否合理,索赔款计算是否正确。
设备、材料价格审查:
重点审查设备、大宗材料价格的询价与核定工作,参与采购招标活动。
工程价款结算审查:
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结合工程进度及预付款项和工程监理情况,审查工程价款结算账单。
三、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审计及完工审计评价
全面掌握项目资料:
收集并全面掌握项目的批复立项资料、设计资料、历次调整概算的资料、相关的合同及结算资料、工程进度资料、初步验收资料和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等。
审查竣工工程内容:
审查竣工工程内容是否按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并及时办理了工程决算。
审查变更资料及签证:
审查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合同、施工企业等情况的变更资料,以及工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等各种签证是否真实、完整。
现场与资料相符性检查:
对比查看现场与资料是否相符。
四、审计过程中的其他要求
常驻施工现场:
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常驻施工现场,参加被审计单位的定期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的有关情况,提出审计意见,并做好会议记录。
参与招投标活动:
参加工程相关的一切招投标活动,同时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
熟悉工程文件:
审计人员应熟悉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工程施工图纸,对合同和招投标文件中未明确的部分应及时指出,督促建设单位进行明确界定。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程资料加以备份,包括工程变更资料、材料合格证及样本、现场测量的照片等,并按类别整理编号,避免添加涂改等现象。
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
及时登记审计时间、工作纪实,包括工作内容、审计事实、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
五、审计人员素质要求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
具备较强的现场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文字编写能力、计算机应用技能。
六、审计风险管理
由于审计工作底稿随时都有可能作为法庭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收集资料,取证要准确,工作要全面彻底。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待每个环节,注意调查研究,不得有个人色彩。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一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审计完毕要认真地研究总结,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工作,形成工作制度,这对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及审计工作水平意义重大。
特别注意保存工作中的底稿、照片等资料,建立审计复核制、审计责任追究制。
全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施需要细致入微、全面覆盖,并注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审计风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