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有哪些常见问题?
在竣工结算阶段,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履行不严格与造价控制乏力
问题表现:部分工程项目在承发包合同签订时,未能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执行,导致结算方式与招投标文件、合同存在严重背离。例如,结算方式由中标价加变更签证改为全部依实结算,主要材料价格不按招投标及合同约定执行,工程造价下浮率不按规定下浮等。
影响: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增加项目成本。
二、签证与变更管理不规范
问题表现:
施工中需要书面签证的未能及时办理,存在结算时补签证情况。
签证内容描述不清,或完全依靠记忆、口头表态,缺乏实际核实。
设计变更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导致变更工程量增加,造价上升。
影响:可能导致结算时工程量计算不准确,造价偏高。
三、合同条款不规范与计价隐患
问题表现:合同条款不严谨、不规范,给工程决算留下漏洞。特别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调整条件和方式等未明确规定或措辞不严谨。
影响: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导致结算时计价多估冒算。
四、材料价格审核不严
问题表现:
材料价格信息滞后或与实际市场价格脱节。
施工单位利用材料价格变动进行高套或虚报。
现场人员不及时办理认价手续,导致事后难以确认实际价格。
影响:可能导致材料费用结算不准确,增加项目成本。
五、竣工财务决算滞后与会计核算问题
问题表现:
部分建设单位在项目完工后迟迟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及报表。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到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可能导致新增资产价值难以确认,影响资产管理和后续折旧等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加强项目决策、计划、资金等管理程序的完善,避免非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加强处罚力度与责任意识: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问题进行处罚,增强项目参与人员的责任意识。
采取全过程跟踪监督:从项目立项开始全程介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规范合同条款与签证管理:确保合同条款严谨、规范,加强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管理。
加强材料价格审核:确保材料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相符,及时办理认价手续。
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加强竣工财务决算意识,确保及时、准确地编制决算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