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欢迎访问恒泰建设工程咨询官网,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专业高效!

恒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微信号扫一扫微信号扫一扫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400-8289-380

业务关键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造价江苏洋房工程江苏公共设施工程建筑工程造价

咨询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恒泰开云(中国)官方在线 » 恒泰动态 » 如何调整工程造价合同中的造价调整空间?

如何调整工程造价合同中的造价调整空间?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5-08-30 11:24:00【

   在工业厂房建设合同中调整造价调整空间,需通过‌条款设计、风险分配、动态机制‌实现,以下为具体操作方法及案例参考:

  一、合同中造价调整的核心条款设计

  ‌价格调整触发条件‌

  ‌材料价格波动‌:约定主要材料(如钢材、混凝土)价格波动超过±5%时启动调整。

  案例:某合同规定“当螺纹钢市场价较投标价上涨超8%,超出部分由甲方承担70%,乙方承担30%”。

  ‌人工成本变化‌:参考当地统计局发布的“建筑工人工资指导价”,涨幅超10%时调整。

  ‌政策性调整‌:明确因环保、抗震等政策升级导致的费用增加(如VOCs治理设备)。

  ‌调整公式与计算方法‌

  ‌材料调价公式‌:

  调整后单价 = 原单价 × (1 + 材料涨幅 × 权重)

  权重:根据材料在总造价中的占比确定(如钢材占30%,混凝土占20%)。

  ‌人工调价公式‌:

  人工费调整 = 原人工费 × (当地指导价涨幅 × 0.8)

  0.8为合同约定的风险分担系数。

  ‌调整周期与流程‌

  ‌季度调整‌:每季度末由乙方提交调价申请,甲方15日内审核确认。

  ‌动态跟踪‌:要求乙方每月提供材料采购发票、人工考勤表等证明文件。

  案例:某项目通过“月度材料价格公示+季度调价”机制,将造价争议减少60%。

  二、风险分配的合理化设计

  ‌甲方承担的风险‌

  ‌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政府征用等导致的停工损失。

  ‌设计变更‌:因甲方需求调整引起的返工费用(如增加洁净车间)。

  ‌政策风险‌:环保标准升级导致的设备改造费用。

  ‌乙方承担的风险‌

  ‌管理效率‌:因乙方施工组织不当导致的工期延误罚款。

  ‌市场波动‌:材料价格下跌时的收益(如钢材降价5%以内不调整)。

  ‌质量风险‌: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返工费用。

  ‌共享风险机制‌

  ‌材料价格波动‌:±5%以内由乙方承担,±5%-10%由双方分担,±10%以上由甲方承担。

  数据:某统计显示,采用“5-10-85”分担模式(5%乙方、5%-10%双方、10%以上甲方)的项目,纠纷率最低。

  三、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操建议

  ‌建立价格信息库‌

  ‌数据来源‌:

  钢材:我的钢铁网(Mysteel)每日报价;

  混凝土:当地造价站发布的指导价;

  人工:统计局发布的“建筑工人平均工资”。

  工具:使用Excel或专业造价软件(如广联达)自动计算调价金额。

  ‌引入第三方审核‌

  ‌造价咨询公司‌:委托第三方对调价申请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真实。

  案例:某项目通过第三方审核,发现乙方虚报材料价格涨幅3%,避免损失20万元。

  ‌设置调整上限‌

  ‌总价浮动限制‌:约定合同总价调整不超过±15%(如1000万元合同,最高调整至1150万元)。

  ‌分项限制‌:材料费调整不超过±10%,人工费不超过±8%。

  四、合同条款示例(节选)

  第六条 造价调整 6.1 材料价格调整: - 调整范围:钢材、混凝土、电缆等占合同价10%以上的主要材料; - 调整公式:ΔP = P0 × (Pt/P0 - 1) × W (P0:投标价,Pt:调整当月市场价,W:材料权重); - 调整条件:连续3个月平均涨幅/跌幅超±5%。 6.2 人工费调整: - 调整依据:当地统计局发布的“建筑工人平均工资指数”; - 调整周期:每年1月1日根据上年度指数调整。 6.3 调整程序: - 乙方需在价格波动发生后10日内提交书面申请及证明文件; - 甲方应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完成审核并签署确认单; - 逾期未回复视为默认调整。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乙方故意拖延提交调价申请,导致后期集中索赔。

  ‌解决‌:在合同中约定“逾期提交视为放弃调整权利”,并设置每月5日为固定申请日。

  ‌问题‌:市场价与采购价差异大(如乙方低价囤货)。

  ‌解决‌:要求乙方提供采购合同、发票及付款凭证,或约定“以甲方认可的供应商报价为准”。

  ‌问题‌:政策变更导致费用增加,但政策文件未明确责任方。

  ‌解决‌:在合同中补充“因新政策实施导致的费用增加,由甲方承担70%,乙方承担30%”。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