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加强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
有效加强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是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强化造价信息大数据库建设,实行概预算动态管理
地方造价管理机构应随时关注造价信息市场变化,建立大数据库,并建立预测模型,科学预测人工及主材(如钢材、水泥、沙石等)价格走势,供概预算员参考,并反映在概预算中,做到可控。同时,可以积极引入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数字形式表达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实现人材机价格走势等信息的充分共享,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便于动态管理。
二、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优选最佳设计方案
市政工程应重视设计招投标环节,将其作为重要的造价控制手段。通过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使竞标环境公开化、公正化和公平化,吸引更多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在设计评标时,可以邀请建筑经济师参与,并将“价值工程分析法”引入设计方案评审阶段,综合考虑技术方案的经济性、适用性和创新性,优选最佳设计方案。
三、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材料和工艺
从项目施工组织来看,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是重中之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比选不同的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的经济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施工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也应进行正确的评估,选择先进的、符合项目需求的材料和工艺,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但需注意成本控制。
四、改革工程设计取费方式,探索施工单位奖励机制
当前市政工程设计取费方式往往导致设计院只追求工程规模而忽视图纸优化,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过高。因此,应改革工程设计取费方式,推行优质优价收费法,并设置“设计合理节约奖”,以鼓励设计院优化图纸、降低造价。此外,鉴于设计图无法完全反映现场全貌的现状,可以探索施工单位奖励机制,鼓励其根据优化图纸进行施工,优化施工工艺,既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又增加利润。
五、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重复施工和浪费
市政工程涉及面广,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多,协同作业难度大,容易导致重复施工和浪费。因此,应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安排专人制定“工程进度网络图”,对各项作业进程进行适时监控、协调及调整。通过计算机技术实行网络化施工管理,简化施工流程,避免重复施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六、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工程造价人员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有效加强市政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强化造价信息大数据库建设、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材料工艺、改革工程设计取费方式、加强施工管理以及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