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发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详细记录?
审计发现问题的详细记录需遵循结构化、证据化、可追溯原则,以下从记录内容、格式、工具及案例四方面展开说明:
一、记录内容:5W1H框架
采用5W1H模型(What、Why、When、Where、Who、How)系统描述问题,确保信息完整:
1. What(问题本质)
- 描述:明确问题类型(如成本超支、质量缺陷、合规违规)。
- 示例:
-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设计要求C30,实际检测值C25)”;
- “施工方虚开发票套取工程款(涉及发票5张,金额合计80万元)”。
2. Why(原因分析)
- 描述:从管理、技术、外部因素等角度分析根本原因。
- 示例:
- “混凝土强度不足因施工方为节省成本,擅自降低水泥用量”;
- “虚开发票因财务审核流程缺失,未核对发票与实际采购记录”。
3. When(时间节点)
- 描述:记录问题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
- 示例:
- “混凝土浇筑于2024年3月15日完成,检测报告出具日期为3月20日”;
- “虚开发票行为发生在2024年1月至5月期间”。
4. Where(位置/环节)
- 描述:定位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或流程环节。
- 示例:
- “强度不足的混凝土位于项目A区2号楼3层柱”;
- “虚开发票涉及材料采购环节,供应商为XX建材公司”。
5. Who(责任主体)
- 描述:明确直接责任人或部门。
- 示例:
- “混凝土施工由分包单位XX建筑公司负责,现场技术员为张某”;
- “发票审核由财务部李某负责,未履行复核职责”。
6. How(影响程度)
- 描述:量化问题对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的影响。
- 示例:
- “混凝土强度不足需返工,预计延误工期7天,增加成本12万元”;
- “虚开发票导致工程款支付异常,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二、记录格式:标准化模板
推荐使用表格化记录模板,便于分类整理与后续跟踪:
| 1 | 质量缺陷 | A区2号楼3层柱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设计C30,实际C25) | 施工方为节省成本,擅自降低水泥用量 | 2024年3月15日 | A区2号楼3层柱 | XX建筑公司(分包) | 需返工,延误工期7天,增加成本12万元 | 检测报告(编号:2024-03-20-001)、施工记录(2024年3月15日) |
| 2 | 合规违规 | 施工方虚开发票套取工程款(涉及发票5张,金额80万元) | 财务审核流程缺失,未核对发票与实际采购记录 | 2024年1月至5月 | 材料采购环节 | 财务部李某 | 工程款支付异常,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 发票复印件(5张)、采购合同(XX建材公司)、财务审批记录(2024年1月-5月) |
三、记录工具:数字化提升效率
1. 审计软件
- ACL/IDEA:自动抓取财务数据,标记异常支付(如同一供应商多次小额支付);
- Primavera P6:导出进度数据,对比计划与实际偏差,定位延误环节。
- 案例:某团队用ACL分析支付记录,快速识别出虚开发票的5笔异常交易。
2. 项目管理工具
- Excel/Google Sheets:使用数据透视表汇总问题,按类型、责任人分类统计;
- Trello/Jira:创建问题看板,跟踪整改进度(如“待整改”“整改中”“已验收”)。
- 案例:某项目用Trello管理整改任务,责任人更新状态后,审计团队实时监控进度。
3. 移动端工具
- 手机拍照/录音:现场记录质量问题(如混凝土裂缝、钢筋裸露);
- 微信/钉钉:即时上传证据,与团队共享(如发送检测报告照片)。
- 案例:审计员用手机拍摄混凝土裂缝照片,标注位置后上传至团队群,便于后续分析。
四、记录要点:避免常见错误
1. 避免主观评价
- 错误示例:
- “施工方管理混乱,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 “财务部审核不严,故意放行虚开发票”。
- 正确写法:
- “施工方为节省成本,擅自降低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 “财务审核流程缺失,未核对发票与实际采购记录,导致虚开发票未被发现”。
2. 证据充分性
- 要求:每个问题需附至少2类证据(如检测报告、合同、照片);
- 案例:记录“虚开发票”问题时,需附发票复印件、采购合同、财务审批记录。
3. 语言简洁
- 原则:用短句、数字、关键词描述,避免冗长叙述;
- 示例:
- 冗长: “施工方在浇筑混凝土时,未按照设计要求使用足够的水泥,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
- 简洁: “施工方擅自降低水泥用量,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设计C30,实际C25)。”
五、案例:完整问题记录示例
问题类型:质量缺陷
问题描述:
A区2号楼3层柱混凝土浇筑后,经检测强度不达标(设计要求C30,实际检测值C25),需返工处理。
原因分析:
施工方为节省成本,擅自将水泥用量从450kg/m³降低至380kg/m³,且未通知监理单位。
时间节点:
- 浇筑完成:2024年3月15日;
- 检测报告出具:2024年3月20日。
位置/环节:
A区2号楼3层柱(具体位置:轴线1-3/A-B)。
责任主体:
- 施工方:XX建筑公司(分包单位);
- 现场技术员:张某(未履行技术交底职责);
- 监理单位:XX监理公司(未按规定巡查)。
影响程度:
- 返工需拆除原有柱体并重新浇筑,预计延误工期7天;
- 增加成本12万元(含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 可能影响主体结构安全(需进一步检测)。
证据清单:
- 检测报告(编号:2024-03-20-001,检测单位:XX检测中心);
- 施工记录(2024年3月15日,记录人:王某);
- 水泥采购台账(显示3月15日领用水泥量380kg/m³);
- 监理巡查记录(2024年3月15日未记录该区域巡查情况)。

微信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