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控制方法:
一、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
总投资估算控制:
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详细的投资估算,确保后续阶段的费用控制在估算范围内。
估算时要考虑全面,包括征地、拆迁、招投标、三通一平、规划、设计、监理、审计等各项费用。
限额设计:
根据总投资估算、建设档次和拟选用材料,对施工图设计、二次设计、设备材料方案设计设定上限,进行限额设计。
对投资较大的分项工程,如体育设施的场地照明、场地扩声、景观、标识系统等,进行特别控制。
二、招投标与合同阶段
材料招标控制:
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模式,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多次报价和谈判,确定合理的中标价格。
合同控制: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格、支付途径和变更控制条款。
对于较小项目,如方案设计费、地勘费等,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减少争执争议。
三、施工阶段
工程量清单控制:
编制详细的工程量清单,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
控制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特别要注意避免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导致的费用增加。
减少签证、变更:
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注意可能引起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的部位。
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签证、变更。
及时纠偏:
在工程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不断把费用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发现偏差后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如调整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案等。
四、后期审核与激励机制
多级审核:
项目竣工后,要求施工单位上报竣工结算资料。
由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审计单位等多方进行“背对背”审核,并分别拿出审核意见。
最终确定结算价格时,仔细分析各方审核结果的差异及原因。
激励机制:
对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奖励金额可按节约额的一定比例计算,以提高参与工程造价控制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前期规划与设计阶段开始,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周期。通过总投资估算控制、限额设计、材料招标控制、合同控制、工程量清单控制、减少签证与变更、及时纠偏、多级审核和激励机制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