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审核过程中如何确保投标人不受干扰?
在招标控制价审核过程中,确保投标人不受干扰需从制度设计、流程管控及监督机制三方面构建防护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度设计:构建隔离机制
-
信息保密制度
- 审核人员需签署《保密承诺书》,明确禁止泄露招标控制价、工程量清单等关键信息
- 审核文件存储于专用加密系统,设置分级访问权限(如仅项目负责人可查看完整数据)
- 纸质文件存放于带锁文件柜,借阅需登记并限时归还
-
利益冲突回避
- 审核人员与投标人存在关联关系(如股权、亲属关系)的,必须主动申报并更换审核人员
- 禁止审核机构同时承接同一项目的招标代理与造价咨询业务
-
独立审核原则
- 招标控制价审核与工程量清单编制由不同团队完成,避免“自编自审”
- 审核报告需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独立签署,禁止他人代签或篡改
二、流程管控:规范操作程序
-
分阶段审核
- 初审阶段:仅核对工程量计算准确性,不涉及综合单价分析
- 复审阶段:聚焦合规性审查,禁止调整已核定的工程量
- 终审阶段:由第三方机构抽查10%关键分项,确保结果客观
-
时间节点控制
- 审核完成时间与招标文件发布时间间隔不少于5个工作日,避免投标人“突击报价”
- 投标截止时间前10日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招标控制价调整
-
异议处理闭环
- 投标人异议需通过统一平台提交,系统自动留存提交时间、内容及处理记录
- 异议答复需经法律顾问审核,禁止直接与投标人私下沟通
三、监督机制:强化透明度
-
行政监督
- 住建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抽查审核报告,重点核查:
- 是否存在人为压低控制价倾向
- 措施项目费是否足额计取
- 风险费用分摊是否合规
- 住建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抽查审核报告,重点核查:
-
社会监督
- 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审核关键数据(如总价、主要分项单价),公示期不少于3日
- 设立举报专线,对实名举报且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
-
技术手段辅助
- 采用BIM模型比对技术,自动检测工程量偏差超限项
- 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项目数据,标记异常报价区间
四、违规行为处置
-
对发包人的处罚
- 故意泄露招标控制价的,暂停项目招标资格3-6个月,并处合同价款1‰-2‰罚款
- 因控制价错误导致合同纠纷的,强制采用第三方造价鉴定结果
-
对审核机构的处罚
- 与投标人串通调高控制价的,取消造价咨询资质,并列入行业黑名单
- 审核误差率连续2次超过±3%的,暂停承接政府投资项目6个月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上一篇: 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审核有哪些具体要求?